乡村振兴 数字乡村建设,六个重点方向!
来源:
|
作者:远见农业
|
发布时间: 2022-11-05
|
1284 次浏览
|
分享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数字乡村建设正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以数字化赋能,开启了乡村振兴新模式。如何做好新时期数字乡村建设?要紧紧围绕六大重点方向开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导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数字乡村建设正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以数字化赋能,开启了乡村振兴新模式。
如何做好新时期数字乡村建设?要紧紧围绕六大重点方向开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以信息基础设施为数字底座,夯实数字乡村发展根基。近年来,我国电信普遍服务试点不断增加,农村地区光纤宽带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加大,但与城市相比,农村领域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并且正面临着提档升级的问题。因此,需要重点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网络基础设施、信息服务基础设施以及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三个方面。将来,随着高速、泛在、安全的基础信息网络在乡村普及,城市优质服务资源以数字技术为载体在乡村全面覆盖,农业农村发展将迎来更好的机遇,农村居民将获得更加精准化的服务和更为便捷化的生活体验。

以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为抓手,实现农业生产数字化。生产的数字化可以通过将现有技术与数字化手段相结合,实现生产经营模式的进一步改善。但与服务业、工业等领域相比,农业领域的数字化研究应用明显滞后,如农业专用传感器缺乏,农业机器人、智能农机装备适应性较差,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也明显不足。因此,要下大力气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升级和改造。今年一号文件指出要“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这是农业数字化的重要抓手,也是当前需要加快突破的重要任务,我们应积极做好这项工作,并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延伸产业链、贯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水平。
以数字技术赋能为手段,实现乡村管理服务数字化。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数字化就是利用大数据优化整合政府部门信息资源,打破部门之间、层级之间的信息壁垒,提升管理效能,重点解决调控难、签字难、监管难等问题,以实现数据互通、信息共享、统一调度、精准指挥,提升公共管理与服务效能。一号文件中提到“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就是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并以需求为导向,让民生保障、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数字化服务广泛向乡村延伸,面向农村的电子政务实现网上办、码上办、“只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解决老百姓办事难、办事慢等一系列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