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农业集团

FARSIGHTEO AGRICULTURE GROUP

扫码查看更多
一文读懂预制菜产业链
来源: | 作者:远见农业 | 发布时间: 2022-11-12 | 1858 次浏览 | 分享到:



当前,我国年人均餐饮消费3500元,饮食外部化率35%,而美国和日本均在45%左右,在生活节奏加快和经济发展推动下,我国餐饮发展潜力充分。


根据《中国烹饪协会五年(2021—2025)工作规划》,预计2030年中国餐饮规模破10万亿,假设保守按照8万亿测算,预制菜渗透率提至15-20%(当前10-15%),则B端规模5000亿,加上C端预计7000亿,复合增速13%。其中参考美日速冻的渗透率,假设我国在10-15%,则速冻预制菜规模预计可在千亿左右。



03

海外格局复盘


当前,预制菜海外市场格局呈现分散化。


因预制菜相比速冻食品复杂程度较高,即使在美日也难有企业一家独大,更多体现为细分赛道差异竞争。


在美国,雀巢、卡夫亨氏和康尼格拉以主食为主,泰森、荷美式以肉食类为主。而在日本,除传统速冻龙头企业外,也存在富礼纳斯等盒饭龙头,此外速冻食品生产商、零售型企业和农业公司亦广泛参加。


并且,对比之下美国龙头集中度更高,推测与其善于并购、饮食简单等因素有关。



美国由于种族多元,相应菜系也较为丰富,目前主流菜系根据地理位置分类。而日本因国土面积较小,菜系分为关西和关东料理。


整体而言美日品类较为复杂,相较之下我国的菜品种类更多,而当下主要品类尚不及美日,考虑到我国拥有更大的市场规模,未来有更多挖掘空间。




梳理海外预制菜龙头企业,核心玩家主要以速冻食品商和门店零售商为主。


于冻品商而言,速冻技术较好解决了预制菜保质期短、标品率低的问题,提高了渠道规模化操作可能。而冷藏和常温型预制菜,由于运输距离有限、保质期较短,未来更多由门店型承担(可直配满足保质期要求),不过由于我国下游渠道相对分散,零售型品牌难以摆脱渠道边界,更多呈现区域竞争状态。


当前我国预制菜在渗透率快速提升下红利共荣,未来随着参与者增多,且行业渗透率逐步降速,某一时间点后将进入洗牌阶段。


复盘日本速冻食品行业,90年代黄金期结束后,日本速冻食品工厂数在2000年到顶,随后步入残酷洗牌阶段,2018年降为高峰值一半,龙头依托高效率经营抵抗价格战压力,最终赢者通吃、剩者为王,至2018年行业 CR3约60%。




在企业决策上,美日也多有不同,美国善于横向并购,依托多品牌运营,以利润导向为准则。日本惯于纵向延伸,产品及上下游配套做到极致。


04

发展初期:规模为王


目前,我国预制菜行业主要龙头基本达到10亿规模,包括蒸烩煮、聪厨(新湘厨)、佳宴食品、厦门绿进、信良记等,但相比于2000亿市场空间而言,市场格局极为分散,此外亿元级别企业较多,行业内平均企业规模在1500万左右,多承担代工厂任务。

远见农业公众号
远见品集公众号
相关推荐
版权所有 © 远见农业集团          备案号:浙ICP备2022029094号          企业邮箱:2022yuanjian@yj-agri.com
远见品集
远见农业
远见老爸预制菜

远见农业公众号

远见品集公众号

预制菜小程序

关键词:

江西抚州

绿色农业

生态环保

种植基地

预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