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农业集团

FARSIGHTEO AGRICULTURE GROUP

扫码查看更多
一文读懂预制菜产业链
来源: | 作者:远见农业 | 发布时间: 2022-11-12 | 1862 次浏览 | 分享到:

预制菜为什么能火?


和已是成品的料理包相比,预制菜通过将食材切配好分装或做成半成品,而厨房只需要简单炒制。相比现切现炒,预制菜可以让餐厅上菜速度和销量提高10倍以上。


只不过,当餐饮行业整体走向标准化,所有的工作都可以由小工完成,大厨似乎不再被需要。


今年9月,“餐饮供应链第一股”的千味央厨登陆A股,开盘当日股价大涨40%,这家企业的主营业务就是给餐饮企业提供速冻产品和预制菜,客户中不乏肯德基、必胜客、海底捞、呷哺呷哺等品牌的身影。


华创证券食品饮料组分析师欧阳予、董广阳认为,预制菜行业目前正处于发展初期,渗透率快速提升将带来板块性红利,赛道在大空间和高速发展下享受溢价。


未来,随着龙头入局,格局集中逐步成为主线,强竞争力企业将更具优势。



01

生意本质:提升效率


从概念上看,预制菜属于调理食品,核心为菜肴。


预制菜是指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与现做菜相比,预制菜需提前进行加工处理,但本质仍为“菜肴”,区别于普通加工食品,保质期较短,食材新鲜。


从商业属性上看,预制菜属于类餐饮业态,规模性是关键。


首先,需要区别食品与餐饮的生意属性。食品生意的本质是卖产品,而餐饮更多则是卖服务,两者距离消费者远近不同,人的因素影响程度不同。而通常人的因素会放大商业系统的不稳定性。


在传统中餐餐厅里,厨师的更换可能就决定了客流的多寡。因为餐饮能满足人更高层次的需求。


但在标准化的食品生产中,人的因素被尽可能地抹去,生意的可规模性、可集中度和需求稳定性更高。


随着技术和需求的升级,餐饮和食品相向而行,预制菜应运而生。


作为餐饮和食品融合发展的产物,预制菜在保证口味条件下,最大程度提高工业化和扩张性,在某种程度上实现效率最优。


  

02

市场规模:未来可达七千亿


预制菜最早起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现商业化经营。


70年代末,随着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预制菜在日本迎来了20%以上的快速增长。


90年代后随着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进入,我国开始出现净菜配送加工厂,2000年后深加工的半成品菜企业开始涌现,但由于条件不成熟,行业整体发展仍较为缓慢。


2014年之后,随着经济发展、外卖爆发式增长,B端步入放量期,至2020年,又因疫情阻断B端消费,餐厅主动将菜品以半成品形式售卖,加上宅家消费爆发,直接催化了C端消费加速。



华创证券预计,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约在2000亿左右,其中B端1800亿,C端400亿,过去十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其中2014-2019年复合增长率在30%左右。

远见农业公众号
远见品集公众号
相关推荐
版权所有 © 远见农业集团          备案号:浙ICP备2022029094号          企业邮箱:2022yuanjian@yj-agri.com
远见品集
远见农业
远见老爸预制菜

远见农业公众号

远见品集公众号

预制菜小程序

关键词:

江西抚州

绿色农业

生态环保

种植基地

预制菜